带你了解小程序是如何一步步让展现在人们视野???
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微信小程序的文章,但大多都是一些宏观的分析或者框架式的方法论,却没有讲到底怎么去落地、以及实际项目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。所以在本文中,我将以自己亲手做过的一款小程序为载体,以整个项目流程为主线,系统地解构怎样从0到1做一款微信小程序。
过去几个月,我们团队一直在做一款健康恢复的小程序,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和体悟,因此需要经过一次系统的复盘,才能真正内化到自己的产品思维体系中。
这里有两个重点:一是怎么去做一款新产品;二是怎么做一款微信小程序。
我将分三部分讲述从0到1做一款小程序的整个流程:定位、规划、落地。
1. 定位
1.1 微信生态
为什么要用微信小程序这种载体?
做小程序前要先回答这个问题,否则选择了不适合自己业务的载体,只能是浪费资源。
而要回答这个问题,得先了解微信的生态,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业务流程去权衡。
在微信生态中,通信功能+朋友圈所构建的社交关系是基本盘,并基于这个巨大的流量池,衍生出公众号和小程序两大子生态系统。
其中,公众号又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,订阅号提供的是内容,以内容沉淀用户,个人和企业均可开通;服务号则专门提供给企业,给用户提供各种商家服务。
微信的生态系统
服务号和订阅号大概有三点不同:
(1)服务号在消息列表这个一级页面直接单独展示,订阅号则折叠在“订阅号消息”的二级页面中。这就导致了服务号的曝光能力优于订阅号。
(2)服务号每个月能推送4条消息,订阅号每天都可以推送1条消息。因此订阅号更适合做内容来吸引用户并运营用户,而服务号更聚焦于提供服务功能,并且尽量少地打扰用户。
(3)经过认证的服务号支持微信支付功能和高级开发,而订阅号不支持。这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号的B端属性和服务能力。
服务号与订阅号的区别
从这三点区别可以看到,其实服务号和订阅号之间的差别其实非常模糊。
订阅号使用H5或者小程序同样可以提供商家服务,这样就兼具内容沉淀和企业服务能力了,但服务号依旧有不能做内容的短板,唯一的优势只剩可以更容易获得曝光。
因此,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定位可以概括为:订阅号偏向获客、服务号负责服务。
小程序不但对微信的意义重大,而且对开发者来说也非常友好。
由于手机操作系统是割裂的,分为iOS和Android两大阵营,所以要想开发一款APP,需要两套人马,开发两个APP,分别适配两套手机操作系统。而且Android的适配问题非常令人头疼,因为Android是开源的,很多手机厂商的系统也有很大差异,所以光处理适配问题又要花费大量的开发资源。
现在微信已经成为一款10亿量级的国民级应用,渗透率极高,基本是互联网行业的基础设施,像生活中的水电煤一样。
基于这个条件,在微信上搭载了各种服务后,其实微信本身就可以承担手机操作系统的角色。
手机上的一个个APP也就是一个个企业提供的服务,现在微信将自己生态系统中承载的服务统一化和标准化,最后呈现的载体便是小程序。
这是小程序的另一个优势:开发成本低,只需要一套代码就能适配所有机型。
背靠微信这个巨大的流量池,开发成本也不高,小程序这个子生态系统便开始迅速成长起来,如今已经成为首选的载体。
但是小程序也存在短板,因为小程序的定位是轻量、用完即走,更像是一个个小工具,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,虽然用户的体验很好,但是没有办法沉淀下来,最终还是要引向企业自己的APP或者是公众号。
这也就是现在经常说的私域流量。
只有变成了自己的私域流量,企业才能更直接地触达到用户,对这些用户进行运营和营销,最终实现转化。
至此,订阅号、服务号和小程序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就非常清晰了:
在订阅号用内容沉淀用户、使用服务号在中后期服务用户、小程序则承担工具和媒介的作用。
1.2 业务架构
小程序也只是载体,不要跟风做小程序,不要把手段当做目的。
小程序一定是服务公司业务的,属于业务流程中的一环。
无论是电商平台,还是线下的商铺,都要解决流量从哪里来、又怎么转化客户以获取商业价值的问题。
关于获客,虽然现在已经有诸多平台和各种类型的获客方式,比如近几年比较火的今日头条的信息流广告、抖音的短视频广告,或者是传统的seo/sem,到最后才发现最有效的还是微信公众号平台。
在微信公众号投放广告的转化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平台。
首先是因为公众号具有聚集效应。
每个公众号定位不同,因此关注的用户也明显有分类,比如母婴号的关注用户大部分都是宝妈或者怀孕的准宝妈、军事类的公众号的关注用户比例最高的是中年男性。
因此只要找准自己业务的目标人群,再去目标人群聚集的地方投放广告,自然会有很好的转化率。比如卖体育用品的公司,可以将广告投放健身类的公众号,卖化妆的可以投放美妆类或情感类的公众号等等。
2. 规划
2.1 用户路径
为什么说一款新产品的第一版一定要足够简单?
一方面讲,第一版足够简单是一种实验思维,一旦发现存在问题,可以快速调整。甚至发现产品不受用户认可、产品方向存在根本性问题时,即使迅速抛弃现有的产品,浪费的资源也不算非常大,沉没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另一方面,这也不只是为了开发资源考虑,更关键的是需要快速开发、快速进入市场、然后再快速迭代。
3. 落地
3.1 交互设计
明确了业务架构和产品架构后,也确定了产品的迭代路径,接下来就要考虑产品的具体信息架构了。
信息架构,也就是界面层,即展现在用户面前的视觉效果,比如不同功能的组织,页面布局等等。
经常说小程序的特点是用完即走,那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?
第一原则:使用路径清晰且单一。
这样用户一旦进入了小程序,就知道自己要怎么做、下一步点哪里。
因为小程序有很强的工具属性,用户在进入小程序前带有明确的目的和预期,那么,好的小程序一定要让用户进入小程序时,就能使他产生一种:“嗯,这就是我想要的。”的感觉,并且顺畅和快速地让用户解决要完成的事。
摩拜单车的小程序就是很好的例子:扫一扫、点击解锁、骑车即走,用户只需要三步动作即可完成任务,小程序在整个流程中的存在是完美连接线上和线下的,顺畅无阻塞,甚至是无感知的。
不好的做法是,堆砌很多偏离业务主线的功能,找半天才找到能解决自己问题的功能入口,也就是把小程序做成了一个很重的APP。
如果业务比较复杂,可以拆分为一个个独立业务或者功能点,做成小程序矩阵,典型如几个互联网巨头,美团、京东、百度等。
小程序源码列表
第二原则:交互方式简单且统一。
这里有两个关键词:简单和统一。
对于简单而言,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用太多复杂的交互,更不要用太多页面跳转这么重的交互方式。不用复杂交互可以理解,因为用户打开小程序是为了快速解决问题,如果各种操作使用复杂交互效果,反而会造成使用不便。
这个和PPT类似,在做汇报时,如果加入各种动效,不仅会造成喧宾夺主,听众的注意力被动效吸引,而且动效过程也会浪费很多时间。简单直接,往往最有效。
3.2 数据支撑
做功能一定先要考虑到数据从哪里来,能不能支撑功能。
很多时候,把功能设计得非常好用,但是往往难以落地或者是实际使用时出现了各种问题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数据支持没跟上。
拿我之前想做的一个关于电商比价产品举例:因为现在电商平台比较多,商家也比较多,我想买一款电视,相同品牌或者相同型号的,在哪里买便宜呢?
所以我就会去不同的电商平台看看,比如天猫、京东、苏宁、唯品会、甚至拼多多,在这个过程中,我需要不断切换不同的应用去对比,花费大量的时间。这个场景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,我观察到很多人也都有过相似的经历。
在实际的工作中,数据格式这一块儿就耗费了我们非常多的精力,因为原有业务后台也存在诸多问题,很多地方的数据格式也没有统一,或者现有的数据格式不规范,因此需要先梳理现有系统的数据格式,并纠正其中的一些数据问题。
数据格式问题解决之后,然后还要依照不同的维度解决接下来的一系列数据问题:
数据来源:数据都是由哪些人或者系统产生的,可以分为线上系统同步和线下人工录入,只有搭建起自动收集数据的自循环,才有对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可能;
数据查看:不同的数据都是有哪些角色查看、不同角色的数据权限有哪些、查看的终端有哪些、目前查看数据的流程和方式是怎样的;
数据应用:数据可以用到哪些具体的功能中,比如数据异常预警机制、数据展板等;
数据更新:目前不同类型的数据是怎么更新的、更新频率是多久、有哪些数据长期未更新、未更新的原因是什么、未来建立的数据系统需要怎样支持数据更新(频次、实时性等)。
3.3 用户授权
微信的信息授权分为两种:一种是手机号授权、另一种是用户其他信息授权。
这两种授权非常简单,只需要一步点击操作,即可触发微信登录底部弹窗,直接授权手机号或者用户基本信息,比传统的登录操作要便捷很多,这也正是微信生态的优势所在。
温馨提示: 需要上述业务或相关服务,请加客服QQ【582059487】或点击网站在线咨询,与我们沟通。